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在深圳得到有效实施并健康发展,3C认证走在全国前列。记者昨日从“3C”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培训会上获悉,深圳目前约有2600多家企业获得了15000多张3C证书,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正在不断加强。 据悉,为使深圳市广大销售企业了解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有关内容,确保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贯彻实施,深圳市质监局举办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宣贯培训班,来自全市各销售环节数百名负责人参加此次培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3C已经成为安全产品的代名词。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汽车、玩具、家电、电线电缆等22大类159种强制性认证产品(“3C”)应当经过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性活动中使用。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各国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该制度要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通过制定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和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程序,对列入《目录》中的产品实施强制性的检测和审核。该项制度在推动国家各种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贯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促进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 深圳市质监局副局长程学源表示,3C认证与消费者健康安全息息相关,目前全市约有2600多家企业获得了15000多张3C证书,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在深圳得到了有效实施,并已走在了全国前列。市质监局开展此次活动,旨在对我市产品源头进行监管,将不符合3C要求的产品杜绝于市场之外,让市民充分享受优质的产品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