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摆在眼前的这些造形独特、形象逼真、色彩斑斓夺目的奇石时,明白了精美的石头“话从何来”。 从女娲炼石补天开始 自远古之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以造福人类为石文化形成之源,自魏晋南北朝,到大唐盛世之赏石、佩石而为之时尚,历代相传,几无中断。赏石不仅成为一种具有稳定心态的文化活动,也成为文化阶层津津乐道的话题,像苏轼、米芾等著名文化名人,更是爱石、赏石、藏石为癖,并以石为题写下很多千古绝句和千古文章,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爱石、藏石、赏石作为高雅的艺术享受,也正为愈来愈多的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同,并形成了一个逐渐扩大的赏石文化圈。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传统的赏石文化更是得到发扬光大。全国奇石赏石爱好者从最初的5千余人发展到现在的300万之众,每年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国际国内奇石收藏展也吸引了众多的目光,社会反响强烈。及至今日,爱石、藏石、赏石不仅成为一种新兴文化时尚,更带动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 精美的石头会说话 中国辽阔的地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加上境内江河纵横、山峦起伏,自然造就了丰盛的天然奇石资源。从传统的昆石、太湖石、灵璧石、黄蜡石到现在的彩陶石、大化石、天鹅石、孔雀石、戈壁石、及硅化木等,奇石的新石种在不断开发,为天然奇石爱好者提供了广泛的开拓空间。传统的赏石也被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天然奇石自然天生,无须更不能加以人工雕刻。大多数石头来自石友们爬山涉水寻觅得之。从大自然采得之后,人们再根据石头的造形、质地、花纹及颜色等,取其神韵,为其命名,并用优质木料打造而成的底座进行衬配,使之成为一件完美的收藏艺术品。 在海南省赏石文化协会,记者看到了一件件精美的天然奇石,形象逼真,形态各异,千奇百怪:有的似人像,风姿绰约灵秀;有的似禽似兽,栩栩如生;有的像山河,气势伟岸恢宏;有的像幅山水画,意趣深远。可谓无所不及,而且个个活灵活现,件件妙趣横生。像那孔雀石,色彩碧绿晶莹,尤如玉器;黄蜡石、晶蜡石脂润如玉,手感滑润,仿若婴儿的皮肤;戈壁石沧桑曲折,仿佛在向人们诉说一段远去的历史。 石友们常说:“石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珍贵而又最廉价的收藏品。”奇石爱好者们常常利用业余时间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采集奇石,待到空闲时间,面对摆放在家中的各色惟妙惟肖的奇石,心旷神怡,其乐无穷,并不禁由衷地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石是大千世界的缩影,它一石一景,一石一物,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它是一部浩瀚的天书,记载了自然史的沧桑变故,社会史的波澜沉浮,从中可以体味大自然的奥妙,洞察人类社会的真谛。 奇石,是永恒的、幽雅不俗的、有灵气的,更有人说:“园林无石不美,家居无石不雅。”在中国大江南北,还蕴藏着丰富的奇石资源,在众多的爱石、藏石者的共同努力发掘下,藏石必将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时尚。 海南山美水美石也美 在三亚的天涯海角,矗立着两块世界知名的石柱,形成了独有的旅游景点标志,应该说,三亚今日的旅游业繁荣是与这两块石头分不开的。海南名山大川众多,奇石资源丰富。在三亚的天涯海角,有高大挺拔壮观的花岗石群;万宁有堪称中国一绝的东山石;东方、五指山有著名的黄腊石;还有昌化江的卷纹石、琼海的黑卵石等。但长期以来,由于赏石队伍单薄且缺乏有效的组织,海南的天然奇石长期“养在深闺无人识”。 去年5月,海南赏石文化协会正式成立,并很快开展了一系列的赏石文化活动。协会组织了一次环岛觅石千里行活动,行程1500多公里,详细考查了海南奇石的分布、种类及特色,并收集了近百方奇石标本,用实践证明海南石种是较为丰富且质地色泽皆为上乘的,也为今后会员们赏石、觅石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协会还带动广大省内石友,积极发现和宣传海南石种,并组织会员积极参加全国性的石展,增加交往和沟通,开阔收藏视野,不断提升海南观赏石在全国的地位,对提高海南的文化底蕴与知名度起到积极的作用。 据省赏石文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黎建介绍,虽然目前海南的赏石爱好者不多,但大多为行里高手,收藏的水平并不逊色于国内其它省份,为此协会正计划建立一所海南奇石馆,并将于近期组织数次省内外石展及参展活动,展现并丰富海南奇石文化,将赏石文化在海南普及化、大众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