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独一无二叶雕亟待保护 你见过在叶子上“雕刻”微笑的蒙娜丽莎吗?在信阳市商城县,“叶雕”这门手艺已有千年历史。5月10日,作为商城叶雕的技艺传承人,民间艺人余贵明展示了他的作品——《蒙娜丽莎的微笑》。 浓缩人间百态 普普通通的树叶,在别人手上也许一文不值,但在余贵明手中,却被雕刻成了各种形态的艺术作品。仅凭一把刻刀的雕琢,即把山水云霞、花鸟生灵、人间百态浓缩于方寸之间。 余贵明说,具备了版画、微雕、剪纸等艺术的表现形式,利用自然叶片的自然形态、纵横交织的脉络,就能进行创作加工,刻画内容千姿百态,从剪纸造型到西洋名画,从民间传说到成语故事,叶雕能将众多题材浓缩在手掌大小的叶片上。 话虽如此,整个叶雕创作还是相当复杂的:先要选取平整厚实的叶片,叶片生长期必须超过一年、经霜打过,这样,叶片才能够经得起雕琢,叶片选取后还要经过蒸煮和长时间的浸泡,之后用特殊的刀具,借助放大镜,一点点地剔除多余的叶肉,制作一件巴掌大小的叶雕作品,至少需要一周时间。 作品独一无二 和朱贵明一样,艺人朱华梅在当地为数不多的叶雕艺人中也颇具代表性。朱华梅从曾祖母那里继承了原色叶雕的手法,从父亲那儿又继承了变色叶雕的技法,融入民间剪纸艺术的技术,根据树叶天然的形状、色泽,一笔一刀,精雕细琢,通过镂空的形式,使凹凸有致的精美图案跃然而上,惟妙惟肖。 “由于叶形千姿百态,所以我的叶雕作品从来没有相同的两件,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一种历史文化。”朱华梅说,“这是一门‘以落叶为知音,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 叶雕亟待保护 据商城县文化部门考证,该地区的叶雕源于汉朝,最开始以树叶、树皮、兽皮、金属箔等材料进行裁剪和雕刻,兼具记事和美术功能,千年来从未断绝。 传统的叶雕工艺和造型类似于剪纸,造型和线条较为单一。近些年来经过余贵明、朱华梅等民间艺人的改良创新,叶雕焕发了新的活力。作品色泽自然,薄如蝉翼,柔韧如布,反复折压都不会断裂,画面呈现很强的立体感,在阳光下呈棕黄、棕红或棕黑色,具天然古朴的美感。 然而,同其他非遗项目面临的现状一样,目前,商城叶雕只有少数人在传承。老的叶雕艺人先后离世,中年叶雕艺人大多转行,年青者后继乏人。朱华梅说,她现在在向一些聋哑人士传授这门技艺,“因为他们心无旁骛”。今年已57岁的余贵明感慨:“我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传人。” 值得欣慰的是,眼下,作为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商城县政府已对叶雕艺术制定了具体的保护计划,希望通过文化产业的运作,以政府采购等形式,把叶雕作为宣传商城的名片推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