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虽然是个人行为,但它也有一个“软环境”,即在现代社会的人文环境中,收藏者摆脱护宝、寻宝、藏宝的意识羁绊,从收藏的个人旨趣,转型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关怀,从藏宝斋里的孤独审美,转型为对文化遗产的积极思考。 我国是收藏大国,收藏作为人民的审美旨趣,数百年来已经成为文化的一个主流传统。今天,我们的文化在整体转型,从封建士大夫的书斋文化,转型为现代社会的人文主义文化,文化的转型必然会给收藏带来根本性的影响。 我认为,收藏虽然是个人行为,但它也有一个“软环境”,即在现代社会的人文环境中,收藏者摆脱护宝、寻宝、藏宝的意识羁绊,从收藏的个人旨趣,转型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关怀,从藏宝斋里的孤独审美,转型为对文化遗产的积极思考。 有必要谈今天的收藏“软环境”吗?我们不妨回头看一看,上个世纪80到90年代那场席卷全国的盗墓狂潮。在一个离你我如此之近的时空距离内,发生了如此史无前例的文物浩劫。没有健康的法制化基础下的“软环境”,收藏的文化价值怎么可能真正体现出来呢? 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盗墓走私文物狂潮,从局部到全国,从少数不法分子犯罪,到群众性的大规模群盗群抢;从偷偷摸摸的盗窃犯罪,到明目张胆的暴力抗法;从个别的盗墓贼,到成规模的黑恶势力武装集团;从锄头铁铲盗掘,到炸药爆破和推土机作业;从国内销赃,到跨国走私贩卖……20年间,这场盗墓狂潮,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参与者之多,涉及范围之大,来势之猛,文物惨遭荼毒之烈,都是史无前例的。而这20年内,中国文物走私数量之多,质量之精,速度之快,都是建国以来罕见的。一提到文物浩劫,我们都会想到文革10年,可是,这20年间文物浩劫又惨烈到何种程度呢? 据统计,20年里,至少有30万至40万座古墓被盗掘、破坏、清洗,300万至400万件珍贵文物被盗、被毁或者流失,平均每天就有1.7座古墓被洗劫,每小时就有17件珍贵文物被破坏。 80年代初期,流行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文化大省的顺口溜就是“要致富,去挖墓,一夜就成万元户”,无本万利,丧心病狂,从陕、甘、豫、晋兴起的这股文物犯罪风气,很快就席卷全国。不妨举几个例子。 1、盗墓用上了推土机 1982年春天,数百名农民云集福建建阳宋代窑址,短短1个月,就破坏窑址2000平方米。到了1983年3月,400多人依然蜂集不去,丧心病狂地动用了推土机,8天之内,用推土机疯狂盗掘窑址2.3万平方米,文物损失已经无法统计。 2、罢工罢农罢教,盗墓齐上阵 1983年6月至8月,河南淮阳县突然掀起盗墓潮,农民不种地,工人不上班,教师不上课,每天数百人疯狂盗墓,被盗古墓750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80座,汉墓666座,被盗文物无法统计。 3、盗墓,也搞分片包干 1985年4月至1986年,浙江龙泉县18个乡掀起盗墓狂潮,不到一年,县内3600多座宋元明期间的古墓被洗劫一空,其中,被卷入的村干部有10人。最让人震惊的是,陕西周至县的豆村,村干部将村民组织10人一个小组,对古墓分片包干,销赃后,根据“贡献”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4、出了盗墓专业村 陕西咸阳渭滨区,1994年出了9个盗墓专业村,青年男子挖掘,青年女子做饭送饭,老太太看守家门,老头孩子站岗放哨。组织严密,分工明确。 5、盗墓大军4000人 数百人盗墓,还不是最大规模的犯罪潮,1985年1至10月,青海民和、乐都、化隆等县,出现的盗墓狂潮,近4000人参加。仅民和县一地,就有13个村,52个农业合作社,900户农民,捣毁古墓1000座,古文化遗址23处,损坏文物5000件。 6、毁墓、毁田、毁生计 1997年冬天到1998年春天,内蒙古全区有1200座古墓被盗,1000多亩农田被毁,2000多亩草原被毁,这就是为了盗墓,不惜毁掉生计,真真是过了今天,不想明天。 7、暴力抗法,公开破坏 1993年,陕西咸阳窑店,陈某纠集一个盗墓团伙盗掘古墓,4月21日这一天,公安干警和执法人员对其展开拘捕,陈某聚众公开暴力抗法,刀砍一名警察致残,伤4名执法人员,还煽动当地群众阻挡执法人员,哄抢文物。 8、现代化的矿区作业 用定向爆破炸开供出入的洞口,然后安装照明设备,用鼓风机、塑胶管向洞内送风换气,这种小型现代化矿区作业的模式,就是当前盗墓者的挖掘方式,1997年12月下旬,西安市南郊,一群盗墓贼就用了这样先进的盗墓作业方式。 9、画册展示,网上订货 到了今天,文物贩子不再采用先盗后卖的方式,而是,先订后盗,有的放矢。比如,他们会以旅游者的身份,到各地文物地拍照,然后制成文物图册,或者挂到网上,网上订货,供买家观看,看后订货,他们再去下手盗墓偷窃。 总计80年代后半期,江西省被盗古墓10000座;四川被盗古墓23952座;浙江被盗古墓20000座……一个收藏大国沦为盗墓大国,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对文物珍宝的司法保护,对盗墓行为的刑事制裁,这是收藏的“硬环境”,而“软环境”则是现代社会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为什么收藏?收藏的目的是什么?收藏的乐趣又是什么?收藏者的个人乐趣难道仅仅是鉴宝赏玩吗? 现在,随着国内对“文化遗产”的宣传,有很多藏友开始关注“文化遗产”理念,开始把“文化遗产保护”引入自己的收藏审美之中,我认为这是非常可喜的,这是传统收藏向现代人文主义的转型。我想,这将是现代收藏“软环境”建设的一个方向。 “文化遗产”和藏宝是不同的。藏宝是对单个文物的保护,而“文化遗产”是对文化系统的保护。比如,一个人收藏一把战国时期的古剑,这是藏宝。而大运河申遗,就是将京杭大运河,从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的运河文化系统,整体加以保护,不仅仅是单个文物的保护,而是整体文化环境,也包括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一起加以整理、整饬。 这给个人收藏者的一个启迪是,文物藏品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割裂藏品的人文环境和背景,赏玩文物,不知是针对文物外形和质感的审美,还需要做对文物自身的人文环境、背景的思考和挖掘。收藏有待价而沽的内容,这是藏品的商业升值空间,那么,藏品的人文升值空间又在哪里呢? 追寻藏品的人文背景,这是收藏最有内涵的一部分。每一个传统收藏的大家,往往是一代文化大师。在现代人文环境中,每一件藏品,都是逝去文明的一个孤立的证物,从这个证物出发,可以重新发现,并积极重建逝去的文明、文化系统,这个系统的价值观体系、文化标准、风俗民俗等内容。 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不是当代世界在一个一个护宝,而是维护各个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具体到不同的文化区域,每一个藏友,无论是收藏大家,还是初学者,都是文化遗产“细胞级”的研究者。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对民间收藏批判和否定的声音,这是不值一驳的荒谬观点。当今的文化形态已经从封建士大夫的小圈子文化,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平民文化。“文化遗产”也不可能是局限在专家圈子、大学教授圈子、学者圈子……我认为,民间收藏是连承“文化遗产”民间保护的最好的对接渠道。 有的人说,收藏引发刺激了盗墓的;也有人说,随“文化遗产”保护出现的是层出不穷的造假腐败现象……实际上,归根到底,这些问题的出现,还是收藏和整体人文“软环境”的问题。 今天提出“软环境”,也是希望每一个藏友都能自觉自发地反思这个问题。个体收藏审美与人文社会的大背景彼此和谐统一,过去的封建主义文化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而现代人文主义则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制度建设路径。传统收藏的现代化转型,将在我们这一代人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