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路“鬼市”百元买下两件朝服 在沈阳道古物市场之前,早年天津的古玩爱好者,没有不知道天宝路“鬼市”的。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何志华的清代服饰收藏始于三十多年前。他父亲当年是商人,也玩古董,他小时候就跟着父亲去过买卖旧货古玩的“鬼市”,也种下了对古玩的最初印象。何志华收藏的第一件衣服,就是从天宝路市场发现的一件石青色清代官服,花了一个月工资才买回了家,后来考证为五品官员所穿。 1970年年末,何志华开始收藏的时候还没有正式的文物交易市场,他只能靠打听和“撞”来收集,严寒酷暑,每个礼拜日天不亮必到“鬼市”转。 “当时卖东西的主要是三种人,一是收来的,二是销赃的,三是大户人家没落了卖家里东西,因为新中国成立前天津有租界,买办、富商、下野的军阀多,后来没落了很多东西都卖。” 上世纪80年代市场逐渐放开,何志华就把周末的时间放到了“鬼市”上。“去的次数多了,卖古玩的认识了就问我为什么收旧衣服,我不能说自己搞收藏啊,那样价钱就高了。所以我就说这是做装裹用——天津人把寿衣称作装裹,他们知道我做这个,要的钱就不多了。有一天我打开一个包裹,一翻就惊了,有两件马蹄袖的朝服,他以为我当装裹用,没怎么讲价钱,花了100多块钱买下这两件东西。” 古玩界“先有沈阳道后有潘家园” 后来,天宝路“鬼市”被取缔,沈阳道古物市场开始逐渐有了名气。“沈阳道古物市场形成初期,我就隔三岔五来逛逛,淘淘宝。‘鬼市’东西杂,这和沈阳道古玩市场是没有可比性的。” 何志华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沈阳道古物市场形成后,很多北京人常来这里淘宝。那时,潘家园古玩市场还没成形,一些北京人从天津淘宝回去,常拿着淘来的古物到劲松(离潘家园不远)卖。后来,北京的潘家园古玩市场才逐渐形成。如今古玩界有“先有天津沈阳道,后有北京潘家园”的说法,也说明沈阳道在全国古玩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国禄(沈阳道商家业内人称“瓷器王”) 古玩行当要有“打眼”的心理准备 历来都有盛世收藏之说。全民收藏热度不减,使得收藏成了仅次于炒股的又一大“群众运动”。沈阳道市场人来人往,看上去生意好做得很。但是业内的人都知道,古玩这个行当不好干。 李国禄是瓷器方面的行家,人称“瓷器王”,可他也说:“做古玩生意的人,一辈子没‘打过眼’是不可能的。现在古玩造假技术日益精进,不学习就要‘打眼’,落个花真钱买假货。” “做这行,心态要好,可能一夜暴富,可也会套在里面。现在好多人恨不得‘捡漏儿’,可是哪有那么多‘漏儿’?好东西逐渐被收藏,出现在市场上的会越来越少,于是假货就越来越多。早些年人们是在一堆真货里发现一件假货,现在是在假货里淘真货。”李国禄感慨道。 “捡漏儿”越来越难就得多学多看 近年来兴起的“收藏热”,已成为一种文化生态。李国禄说,鉴宝节目提升了人们的收藏文化层次,增强了保护古玩意识,让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关注空前提高,这是很好的事情。但也有个别节目存在炒作价格、把假的说成真的等现象,使得浮躁心态逐渐侵蚀收藏文化,导致假货横生等现象出现。如今,这些现象使沈阳道和整个古玩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随着仿造技术越来越高,有些赝品做工精细逼真,甚至连专家都不容易鉴别出真伪,干这一行的,几乎都有过“打眼”的经历。古玩不像其他商品,货断了可以由厂家再赶制出一批新货,古玩是不可再生的,只能从各个收藏者的手中流通,赝品真品鱼龙混杂,收藏界水深不见底。要想捡到“漏儿”,不仅要有好运气,更要练就一副火眼金睛的好眼力。“很多人就是因为老想着‘捡漏儿’贪图便宜而‘打了眼’。其实哪有这么多‘漏儿’可捡,做古玩生意的基本都是懂行人,价格低得不合理的基本都是赝品了。所以想要收藏,要想少上当,就得多学多看,练就好眼力,心态也要平和。”李国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