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香炉的收藏价值很高,出自宫廷,就更加身价不凡。 在收藏界香炉是一个常见的种类。但是出自宫廷的香炉却并不常见,它象征着宫廷的尊贵与庄严。它身上的华丽纹饰,也见证着宫廷生活的秘密与愿望。 相关链接 在嘉德2007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代雍正年间的“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以2364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 在2005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中,一件清乾隆御制鎏金铜嵌宝石香炉以463万元成交。 出自清宫身世显赫 老玩家们都明白,在古董收藏界,凡是有宫廷背景的器物,大都有着不俗的身价。最近几年来,在拍卖市场中创下天价纪录的拍品,几乎都有着确凿的宫廷背景。因为当年的宫廷器物在制作上,都凝结着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准。现在,在民间收藏中,真正的宫廷器物难得一见。 日前,收藏家李先生为记者展示了一件鎏金掐丝珐琅香炉,此件香炉底款为“大清乾隆年制”,经专家鉴定,当为清宫遗物,也是乾隆年间宫廷香炉的存世精品。此件香炉高19.8厘米,炉口直径为13.5厘米,铜胎鎏金清晰可见,器身的掐丝珐琅部分尤为精彩,精细中透着雅致,可见当时的工艺水准与工艺设计能力之高,也可看出当年宫廷生活的奢华。此香炉有明显的使用过的痕迹,由此可以推测它当年确实在清宫中被用为拜神祭祖,也曾经香火不断,承受着宫廷显贵们的跪拜。此件乾隆鎏金掐丝珐琅香炉在津门现身,也证明了津门藏家的水准与实力。 香炉的历史很长 现在,收藏市场中的香炉分为两种,一是香熏炉。古人习惯于将衣服熏得香气宜人,或者文人在夜读时点上香用来提神,用的都是这种香熏炉。香一点上,香气便从孔中溢出,既美观又实用。二是古人在殿堂里拜神祭祖时用的香炉。这种香炉就是大家常说的香炉。 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无论是造型还是工艺都已达到极为精美的程度,此后博山炉一直沿用至隋代和唐初。所谓“博山”,并非是指此炉出于博山,而是指器物表面雕刻成重叠山形的装饰。 除了博山式香炉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三足和五足炉,民间所用的带耳式瓷制香薰也常见于出土文物之中。炉耳颇具实用性,为的是便于提携挪动,其装饰作用与实用效果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此外,附属于香炉的器物尚有香铲、香拨、香箸、香匣种种,都是添香和燃香时的用具。 精湛工艺决定非凡价值 唐代法门寺出土的银器中,也不乏香炉和香盒,工艺之精美,可谓登峰造极。无论炉身或炉盖都是錾刻、雕饰或镶嵌而成,至于造型之变幻,更有银鎏金炉盘承托的两层式香炉,或炉身附带宝子的香炉,因与礼佛有关,多采用莲花瓣样式,炉盖的顶部周围还饰有待放的莲蕾。 香兽,顾名思义是动物造型的各式香炉。燃香取味,是薰香的本意,但古人重观赏,所以香炉可以用金属或陶瓷等做成各种动物造型,使香燃于鸟兽腹内,香烟从鸟兽口中缕缕而出,情趣盎然。鸟兽造型多为麒麟、狻猊、狮子、凫鸭、仙鹤等,但燃烤香料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直至两宋时期,除博山式香炉和各种香兽仍在使用外,瓷质的各种香炉在生活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它们的器形相对较小,便于室内安放,更为士人青睐。由于两宋制瓷工艺的空前繁荣,香炉的烧制更有了极大的发展。 明代宣德年间,以黄铜合金仿制宋代器形的香炉,谓之宣德炉,实际是以宋仿三代的彝、鬲、钵、盂造型铸出线条简洁而流畅的铜炉,成一时之风气。自明代宣德年间直至民国时期,仿造的宣德炉无计其数。 清代的香炉品类繁多,除器形仿古之外,在材质上更是门类众多,瓷质、铜质、玉质、法华彩、景泰蓝或掐丝珐琅等工艺的综合使用,使得香炉的制造又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