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之间,2009年的春天已所剩无几,综观整个行业一季度的市场销售,虽然厂商打折、促销的活动一波紧似一波,但业绩却是平平淡淡,毫无起色;虽然部分企业的部分产品出现了排产难的情况,但大部分厂商的大部分产品却面临着巨大的库存压力,甚至不少厂家的生产线迄今仍然难以点火,市场需求并没有出现大家期待中的"暖春"。 面对金融危机对制造业持续不断的冲击和低迷的市场需求,业内人士更多谈到的是满怀信心,化"危"为"机".开春以来,诸多企业纷纷调整了营销思路和营销策略,如优化产品结构、推出更具性价比的新产品、渠道向三四级市场延伸、加大终端专卖店建设与形象提升、通过3·15等节假日大搞优惠促销活动等。但拼死拼活,业绩好的拿到个产销平衡、同比持平的成绩,业绩差的积压严重、虚火攻心,面对重重困难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厂商期待着市场的正真回暖、消费需求的大幅攀升。但是,无论是面向大中城市的一、二级市场,还是中等城市的二、三级市场,乃至目前大家纷纷看好的小城市三、四级市场和乡镇市场,截至目前仍旧是不温不火,市场总体需求始终维持在一个萎靡不振的水平。由于房地产市场前景不明朗,更多的潜在业主仍对房价是否触底心怀疑虑,持币观望,导致刚性消费需求大幅下降,无论厂商使出七十二般招数,也难以使消费者打开荷包买下你的产品。等待、观望、犹豫、彷徨等消费心理主导了目前的大部分消费市场,致使第1季度陶瓷市场春寒料峭,乍暖还寒。 由于市场不景气,厂商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压到了终端促销上,"销售才是硬道理"成为一段时间以来厂商奉行的圭臬。在此主导思想下,一些过往需求空间不大的乡镇市场进入了厂商的视野,一些利润不高的成熟产品甚至过时产品重新受到重视,一些效率不高贡献不大的部门和人员遭到了削减。厂商在网络扩建、市场拓展、大店建设等方面变得克制而又理性。与此同时,企业的品牌建设、产品宣传、广告投放等弹性开支被一再削减,保持充裕而又合理的现金流,成了厂商在低迷期小心翼翼渡过难关最后的自救堡垒,容不得企业有丝毫的懈怠与疏忽。 第一季度即将过去,大家更多将目光瞄向了第二季度,期待市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能够逐渐回暖,并最终走出低谷。虽然"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但持续下行的经济走势及无法预测的市场低谷,正一点一点消耗着厂商的元气,瓦解着厂商斗志,将厂商的资本与利润一点点榨干。这一点,从刚刚结束的上海建陶卫浴展也可以看出几分端倪。这场被称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最高规模的展会,今年的参展商及客流量都有不小的回落,尤其是一些大企业、大品牌纷纷削减了原有的参展计划,而是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投向市场一线。此外,即将于下周举行的佛山"春交会",同样是不温不火,从"洋和尚"到政府角色的替换,只能使企业多几分在政府的号召下强撑台面参加展会的无奈,而展会本身并无多少实际意义。无论是海外客商还国内观众,都对这样一场"鸡肋"式的展会多了份麻木与迷惘,少了份期待与激情。更何况在当前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只有许多刚面世的新品牌或者小企业幻想着借助"春交会"发出自己的呐喊与宣言,但在喧嚣、躁热而又波澜不惊的迷惘中,又能吸引多少人的目光? 人人都说黎明前的黑暗最黑暗。这种黑暗,它一方面考验厂商的资本与实力,一方面考验厂商的信心与耐力。越是黑暗,越需要厂商更加小心翼翼,加倍努力,否则不但无功而返,甚至会陷入绝境,赔上身家性命。而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黑暗还会持续多久,每一个人心里都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