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清新海风味的贝壳雕刻画,古朴树香味的树根雕刻,奇幻原石味的石头工艺品……洞头曾经流传这样一种工艺品,它是用废弃的鱼骨头制成的。 宋其云是洞头霓屿乡桐岙村的老村民,更是如今村里还记得这“手艺”的几位老者中的一员,今年已82岁高龄。说起这“手艺”的由来,宋老伯笑说,都是看着学来的。 在过去,洞头人多以捕鱼为生,宋老伯也是一个老渔民。他20多岁时,就常和父亲、叔伯们一道出海捕鱼,每次出海总要“逗留”两三个月,食物大多只有鱼。除了捕鱼外,其他时间就闲得慌,这时,父亲就会摆弄那些吃剩的鱼骨头,一会儿工夫,就“变出”了一只飞鸟;又一会儿工夫,又“变出”了一只螳螂……出海回来后,父亲便会把这些鱼骨头做成的飞鸟等,送给小孩们当礼物,小孩们都很喜爱。 时光流逝,如今的小孩玩具很多,这样的鱼骨“飞鸟”、“螳螂”,渐渐被人遗忘,制作技艺几近失传。今年,我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洞头霓屿乡非物质文化调查组将鱼骨头制作工艺上报洞头文化馆,有望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昨日,记者辗转找到了宋其云老人,他向记者讲述了用鸡工鱼和鳓鱼头制作“飞鸟”的整个过程。首先,取一条鲜鸡工鱼,晾干后将鱼尾用刀切下一段,然后切下鱼胸骨,鱼胸骨部分要连着一对鱼胸鳍。然后将切下来的鱼胸骨及鱼胸鳍、鱼胸须部分整个翻过来,把对称两块胸骨捏在一起,做出“飞鸟”的头和嘴的形状。再把鸡工鱼尾巴的部分与“飞鸟”的身子拼插在一起,用细绳捆牢,“飞鸟”的头、嘴、翅、脚、爪就都出来了。最后将“飞鸟”两翅伸展开,用细线固定,在“飞鸟”背上找准平衡点用细线系上,这样“飞鸟”便制作完毕。这样做出来的“飞鸟”,果真栩栩如生。 宋其云说,鱼骨头容易发霉,仅能保存一个星期左右。眼下宋其云的女婿柯育萍正在研究保存方法,初步考虑刷上树脂来保护,但还未正式试验。 亲爱的读者朋友,看了这用鱼骨头制作出来的“飞鸟”您是不是也有点“手痒”了,想要自己动手做做看?那么不妨现在试试做做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