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出口“寒冬”玩具城抢滩内需市场,记者调查发现行业转型之路艰难。 今年9月,广东玩具出口金额为22.02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上升趋势与圣诞节订单影响较小有关。但是玩具企业坦承明年订单锐减,玩具出口“寒冬”将于明年到来,生产企业转向内需势在必行。也就是说,不消除劣势、硬伤,等待国内玩具生产企业的只有“死路一条”。 今天,广州盛贤登云天下礼品玩具展贸中心和骏田精品礼品交易中心双双启动招商,扎堆开办玩具城旨在为上游制造业转向内需市场做足准备。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玩具制造业受制于自身劣势,加之税收、认证等繁重的外部负担,令转型之路变得崎岖荆棘。 难觅国际性玩具品牌 “说到电子游戏类玩具,人们会想到日本;说到毛绒公仔,人们会想到韩国;说到动漫产业,人们会想到美国。”广州市玩具礼品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铁指称,在国际玩具产品体系中,看不到中国设计的代表类别和品牌。 在“没有技术创新和改造能力,没有产品设计和研发优势,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的“三没有”现状下,一旦国外订单减少,国内玩具制造企业立刻变成“无头苍蝇”,加之严重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玩具产品,一些过分依赖订单客户的企业,很可能还来得及转向内需市场,便因资金链断裂,丧失生存能力而停产、倒闭。 对此劣势,王铁建议,国内玩具生产企业要转向内需市场,就必须研发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玩具产品,“像汕头市澄海区政府与央视动画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央视动画项目合作战略伙伴关系,澄海区成为央视动画形象玩具产品的指定生产基地。目前已开发了100多个玩具产品,近期将正式开始销售”。据悉,“澄海玩具”被作为一个集体概念推向市场,被业内普遍视为澄海玩具业的一次“自救”。 玩具行销通道欠畅通 要转向内需市场,玩具销售的行销通道变得必不可少。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专营玩具的零售店、品牌专卖店少之甚少,一些设立在专业市场内的品牌玩具专卖店也大都代理日韩等国外的品牌玩具,国内自主品牌的玩具仍散落在一些低端的批发市场内,尚未形成品牌效应与销售规模。而百货商店内的品牌玩具中,有七成都是国外品牌,国内玩具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低,品牌知名度更是无从谈起。 王铁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他说,麦当劳、肯德基会定期设计出一些玩具产品配合食品赠售,一些年轻消费者为了收集整套玩具而不断购买相关套餐,使得玩具、食品销售双丰收,给品牌增值。但是,奥运期间,北京烤鸭热卖,日售800只,没有一家国内玩具厂商看到这一商机,与烤鸭店协商,及时设计推出一款烤鸭造型的玩具。 王铁认为,玩具制造企业要转向内需市场,占领市场的最快方式就是与一些国内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行业、企业“抱团”发展,联合设计、捆绑销售。 受制高额税收认证费 王铁认为,欧美国家针对玩具安全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和法规,甚至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标准,使企业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此外,原材料与上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生产成本上升了20%~30%,不少企业承受不起。 而另一方面,玩具企业要转型做内需市场,就必须获得国内3C认证。据统计,目前全国有1349家玩具生产企业获得了4684张有效3C认证证书,而这背后就是生产企业高达数亿元的认证费用投入。 加上繁重的税费负担,“5%的营业税、17%的增值税、33%的所得税,生产企业每赚100元就有55元用来缴税”王铁透露,转向内需市场不但没有帮助企业解困,反倒增加了企业的投入成本,最终这些成本压力便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因此,鼓励企业转向内需市场,还需要政府方面提供更加优惠的税收、认证费用等方面的实质性的支持。 此外,提高国内消费者对玩具产品的消费意识,填补玩具研究院等专业人才资源的空白,以及建立诚信交易体系也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