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笔者来到山东省莒南县板泉镇走访。正处于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板泉,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正在扎实有效地推进。 日新月异的变化来自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与实干精神,该镇党委书记李洪谦说:“跳出农业发展农业,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板泉镇找到了一条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 农民成老板 在农村工业化发展大潮的推动下,板泉镇广大农民的从业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民的从业分工更加多样化、具体化,一大批思想活跃、善于创新、勇于拼搏的农民脱颖而出,涌现出一批“大老板”。全镇有2.5万农民凭借自身优势和技能,各显神通,成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 从事条柳编生意的龙窝村农民史佩功,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山东龙窝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使当地1000多名农民变成了工人,产品出口北美、西欧、韩国等地,年产值达1.2亿元,自营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上缴税金600万元。 基地成车间 板泉镇立足镇情,按照“多村一品”、“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截至目前,全镇共栽植杞柳、龙柳、桑柳等特色柳条3万余亩。李洪谦介绍,他们成立了板泉镇条柳编协会,加工生产上千个品种的柳编制品,产品成为市场新宠,从而吸引90多家柳制品企业在此安家落户,使全镇3万亩柳园成为第一“生产车间”,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该镇通过培植“农”字号龙头骨干企业,招商引资兴办“农业车间”,实现田园与工厂的有机对接,在延伸的产业链条上转移农民,增加收入。镇里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培植柳条、林果、桑蚕、蔬菜、畜牧等六大特色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并发展了农村工业化。 板块成亮点 走进该镇的殷庄工业园,能立刻感受到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殷庄工业园含殷庄、集下、陈庄、龙窝等10余个村,现在,这个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柳编专业生产区域,生产工艺由落后到先进,品种由单一到多样,已有9700户农民专业从事柳编生产,产品发展到10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成为北美、西欧客商的稳定供货地,年创产值3.2亿元。 铝制品加工业是该镇农村工业化进程上的一个新亮点,定位为临沂城的“加工后院”,和临沂批发城相对接。该镇北部10多个村的铝制品加工业现已发展成为鲁东南最大的铝材加工生产基地。过去,该区域铝材业的发展,由于过散过乱,制约了整体水平和档次的提升。如今,按照农村工业化的思路,该镇北部铝材加工企业、胶木制造业已达120家,涌现出了同兴、华宝太阳能配件制造,宏伟、天元铝制品加工等20余家名星企业,从业人员达1.1万人,铝材业经济板块在该镇已初露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