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4米长、1.5米宽,8800根金线织就的巨幅“万寿”桌帷被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徐徐展开时,整个呈列室一片金光熠熠。昨天,由国家文物局古代丝绸复制研究基地——南京云锦研究所耗时两年复制成功的太平天国天王府12件缂丝用品首次亮相,夺人心目,“十年壮丽天王府”之奇巧工丽莫过于此。 ◆缂丝工艺复制天王府旧物 南京云锦研究所所长王宝林向记者介绍,为了抢救太平天国的织造精品,从2004年开始,他们就和南京太平天国博物馆合作,复制该馆馆藏的12件缂丝织物。这12件文物分别是椅垫、椅披、桌帷和炕垫套,均为100多年前太平天国天王府使用的实物。 王宝林说,这12件织物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缂丝工艺,“缂”者“刻”也,顾名思义,这种织造工艺能够将纹饰细部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因此宋代以后,缂丝常被用来仿缂名人画作。王所长让记者细抚桌帷,记者的指尖下,确实有凹凸质感。 ◆织物图案不见人物有讲究 12件织品多为金底,只有椅垫是红底,上面都是用金线缂丝工艺织出各色花样。原市文物局副局长、南京文史界老前辈韩品峥向记者介绍,太平天国舆服等级异常森严,当时在甘家大院一带设立绣锦衙专事织造,又规定红、黄二色为天朝贵重物,诸王侯官员外的百姓、士兵是不准使用的,违者处斩。因此当年洪秀全天王府中的主色调就是黄、红。 虽然颜色带有明显的“皇权”色彩,但图案却来自民间,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甚至琴棋书画皆可寻见,为当时坊间百姓喜闻乐见,有吉祥寓意。其中有一瓶一鼎置于同一条案的,韩老说这寓意“平定四方”。又有蝙蝠、梅花鹿是福禄之意。更有意思的是,还有扇、剑、葫芦、玉板、花篮、鱼鼓、笛子、荷花的纹饰,它们分别是传说中八仙的手中之物,这种表现手法称为“暗八仙”。奇怪的是,数百种图案中唯独不见人物造型,韩老说,因为太平天国崇拜的“拜上帝教”是反对其他偶像崇拜的,因此作品中没有人物出现,这也是断定太平天国文物的一个依据。 ◆巨幅桌帷复原花了半年多 这12件天王府的织物在战乱中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呢?韩老向记者介绍,1864年7月,曾国荃率湘军从太平门攻入南京后纵兵劫掠,太平天国天王府首当其冲,为了毁灭证据,湘军又纵火焚烧7天7夜。事后曾国藩为避祸而裁军,大批裁汰的士兵带着掠夺的财物返乡,有一伙老兵走到汉口,就将掠自天王府的63件织物卖与盐商姚、汪两家。但这些制品大部分是金黄色的,两家不敢陈设,转卖给当地为皇帝祈福的万寿宫。万寿宫官员见一幅桌帷有“万寿”二字十分贴合,便每年年头、中秋拿出来摆一摆。解放后,这批东西为人民政府接收,入藏湖北省博物馆。南京太平天国博物馆建成时便调拨而来。 由于时间、年代等因素,12件天王府织物的色彩图案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特别是这件巨幅“万寿”桌帷,不仅严重褪色,图案也有较大面积的毁坏,只有边缘上裸露的真金线还在闪闪发光。而掺入真金线的缂丝工艺品,也有很长时间没有人做过,复原这件桌帷相当有困难。在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不懈努力下,历时半年多才把这件4米长、1.5米宽的桌帷成功复原。而复制这12件织物则整整花了两年时间。
|